本周看点
• 马来西亚:11月份出口同比下降5.9% 相比10月份降幅扩大
• 韩国:12月前20天出口同比增长13%
• 巴西:央行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调整至3%
• 日本:11月货物贸易逆差同比下降62.2%
• 德国:拟减少明年联邦债券发行规模
• 英国:12月工厂订单下滑有所缓解
• 2024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
• 商务部:2023年1-11月全国吸收外资1.04万亿元人民币
• 今年1—11月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.6万亿元
•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五次专题学习
• 国家发改委:做好政策预研储备 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备足政策工具
• 国家发改委:预计明年CPI将温和回升
国际经贸资讯
马来西亚
财联社12月19日电,马来西亚投资、贸易和工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11月份出口同比下降5.9%,相比10月份4.4%的降幅扩大,延续3月份以来的收缩态势,11月份进口同比增长1.7%,贸易顺差达124.1亿林吉特(约26.4亿美元)。
(来源:财联社)
韩国
韩国早期贸易数据表明出口增长势头将持续到今年年底,增强了对2024年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。海关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,12月前20天出口同比增长13%。芯片出口增长19.2%。作为备受关注的全球贸易早期指标,这份报告支持了韩国决策者的观点,即出口将推动明年经济增速加快至2%以上。
(来源:西本资讯)
巴西
巴西中央银行12月21日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通胀报告。在该报告中,巴西央行将今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增长预期从2.9%调整至3%,同时将本年度通胀预期从此前的5%降至4.6%。巴西央行对2024年该国通胀目标设定为3%,预测可维持在3.5%左右。该报告还将2024年巴西经济增长预期从1.8%下调至1.7%。即便如此,仍高于金融市场1.51%的预期。
(来源:央视新闻)
日本
日本财务省2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,日本11月货物贸易逆差为7769亿日元(1美元约合143日元),同比下降62.2%,连续两个月出现贸易赤字。
数据显示,伴随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回落,煤炭、液化天然气等产品进口额明显下降,11月日本进口额同比下降11.9%至9.60万亿日元,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。
当月,日本出口额同比下降0.2%至8.82万亿日元,为3个月来首次下降。其中,钢铁、半导体制造设备、船舶出口额明显下降,但汽车出口额继续增长。
从国家和地区来看,11月日本对美国实现贸易顺差8043亿日元,同比增长19%,连续10个月同比增长;对欧盟贸易逆差为1451亿日元,连续16个月出现逆差。
(来源:新华网)
德国
财联社12月19日电,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12月19日公布的一份声明显示,政府计划发行大约4400亿欧元债务。相比之下,2023年为5000亿欧元左右。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称,其中包括发行价值2480亿欧元的债券和1650亿欧元的短期票据,以及170至190亿欧元的绿色债券。
(来源:财联社)
英国
周二公布的一项行业调查显示,英国制造业订单大幅下滑的趋势本月略有缓和,工厂对明年初的产出变得更加乐观。英国12月CBI工业订单差值从11月的-35升至12月的-23,这是自2021年初以来的最小差值。英国工业联合会(CBI)副首席经济学家Anna Leach表示,英国制造业似乎以稳定的步伐结束了今年,12月的数据是今年第二个没有显示活动下降的数据。销售价格预期是两年来最弱的,这反映了供应状况的持续改善和需求疲软。
(来源:金融界)
国内经贸资讯
壹 / 2024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
经国务院批准,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1日对外发布公告,2024年将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。
根据公告,2024年1月1日起,我国将对101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。其中,为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,降低氯化锂、低砷萤石、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等国内短缺的资源、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关税。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,对部分抗癌药、罕见病药的药品和原料等实施零关税,降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进口关税。此外,降低甜玉米、芫荽、牛蒡种子的进口关税。降低高纯铝出口关税。
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供需情况变化,2024年1月1日起,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范围内,提高乙烯、丙烯、6代以下液晶玻璃基板等部分商品进口关税。
为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者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和优惠贸易安排,2024年将对20个协定项下、原产于30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部分商品实施协定税率。中国—尼加拉瓜自由贸易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并实施降税。
为支持和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,2024年继续对与我国建交并完成换文手续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特惠税率。为促进我国优势产品更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,2024年将适当调整本国子目,增列装饰原纸、高端钢铁产品等税目。调整后,税则税目总数为8957个。
(来源:中国网)
贰 / 商务部:2023年1-11月全国吸收外资1.04万亿元人民币
2023年1-11月,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078家,同比增长36.2%;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03.3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降10.0%。从行业看,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41.7亿元人民币,下降2.1%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.8%。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7.6%、5.5%。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87.0亿元人民币,下降15.9%。建筑业、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2.8%和9.1%。高技术产业引资3866.5亿元人民币,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.2%,较2022年全年提升1.1个百分点。
(来源:西本资讯)
叁 / 今年1—11月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.6万亿元
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在发布会上介绍,一年来,综合立体交通网越织越密。我们制定的国家综合立体网的主骨架为“6轴7廊8通道”,同时1—11月,完成交通的固定资产投资3.6万亿元。今年,综合运输服务更加便捷。聚焦“人享其行”,推动了336个城市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,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2万个,主要针对当前电动车快速的发展。全面恢复了境内的国际邮轮运输。
(来源:央视新闻)
肆 /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五次专题学习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。会议要求,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多出有利于稳预期、稳增长、稳就业的政策,在转方式、调结构、提质量、增效益上积极进取,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。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。
(来源:新华社)
伍 / 国家发改委:做好政策预研储备 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备足政策工具
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12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坚持目标导向,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。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围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,结合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期评估,密切跟踪经济运行变化,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,加大宏观调控力度。同时,做好政策预研储备,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备足政策工具。
(来源:西本资讯)
陆 / 国家发改委:预计明年CPI将温和回升
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,今年CPI总体低位运行,随着输入性、周期性、季节性等因素有所改变,基数效应逐步减弱,商品服务需求持续恢复,预计明年CPI将温和回升。
(来源:西本资讯)
郑重声明: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中心立场无关。
综合自国际商报、新华社、新浪财经、人民网、界面新闻、财联社、澎湃新闻等
(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除)